三個高中同班同學,決定在升上大學這一年完成過去所醞釀的夢想。喜歡以深度、多元視角的方式旅行各地的三人,受學校音樂文化通識課程的啟發,開始思索如何讓一趟旅程更具意義。赫然發現,旅行中大家常用以紀錄的方式多著重於照片和影片,少有透過聲音進行紀錄,便讓他們興起透過聲音紀錄台灣的念頭。後來發現許多事物在台灣工業發展的過程中逐漸消失,連帶事物所具有的聲音也一起消失,於是決定以「消失的聲音」為主題,並將團隊定名為「大耳朵」,期待自己能去聆聽、紀錄台灣的聲音。
 
 
「大耳朵們」將計畫分做三個階段,探討準備期、壯遊紀錄期、後製宣傳期。第一階段裡他們討論了要蒐集的聲音對象為何和旅行路線的安排。最後決定將要紀錄的聲音分為自然、人文、器物三種類型,並設定具臺灣獨特性、即將消失或不復存在、具可辨識性三種條件進行篩選。
第二階段裡把出隊分為長時間的多點旅行,和單點深度旅行兩種形式,希望能夠走訪最多的地方,蒐集最多消失的聲音。從台北開始,到苗栗、台中、彰化、南投、雲嘉南、屏東、恆春、東海岸和金門、馬祖他們都走過了一回,不僅讓團隊的每個人都開了眼界,並讓彼此更興奮地實踐「有意義的旅行」。
第三階段裡由於團隊蒐集的都是聲音與影像相關的資料,所以決定建立一個專屬的網站--「聽,福爾摩沙在唱歌」讓觀眾能夠瞭解聲音背後的故事與實際影像。
 
從討論到實際出發蒐集聲音的過程中,團隊面臨過幾個問題,根據原先訂下的聲音類型與蒐集原則能夠符合的聲音種類不多,於是最後決定將目標鎖定在「文化社會與器物層面」,然後再分為傳統工藝、古早生活、交通三個類別,例如,打鐵產業、活字印刷,爆米花(米香)、麻糬車,五分車、牛車等。
另外,到了採集地點時和在地人溝通也是「大耳朵們」遇到的另一個大問題。因為這些消失或即將消失的聲音,大多要在鄉村地區才比較有辦法找到,而在地的長輩們也多說台語或客家語,所以讓他們在說明為什麼要採集聲音上費了一番功夫。但這也讓團隊有機會請求在地文史工作者的協助,進而認識更多位在地文化保存付出的人們。
 
 
在整個計畫執行的過程中,他們覺得走出了自己的生活圈,看見自己的不足,例如不「輪轉」的台語。雖然語言在探訪的過程中造成了些許影響,但因為學生的身分也讓他們得到許多人的幫助。而令他們印象最深刻的則是在探訪這些消失的聲音所存在的沒落行業時所感受到的無奈,當下覺得自己也許不能直接給予什麼幫助,但將它紀錄下來或許也是一種作為。
請使用 ie9(以上版本) / chrome / firefox 瀏覽器
會有最佳瀏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