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勳喜歡做”玩具­”,尤其是最瘋狂、最有挑戰性的那種。

球型馬達研究計畫的起頭,本來只是一個任性的夢想,甚至連當時的伯勳自己也想像不到,在這過程中會遭遇到這麼多意想不到的人與事。

與伯勳搭檔、負責軟體與控制的尚融,以及後期加入幫忙的季衡、永承、柏慶、淞喨和濟源,與這些夥伴們拚命趕截稿死限、熬夜削鐵塊繞線、連續三個月夜宿工廠、在工業區天天吃泡麵的革命情感,對於伯勳來說,是這輩子永遠無法在重播的回憶。

“就是有一種想幹大事的衝動,讓我們一直不滿足於現有的成果,想找更多資源、來幫助我們做更好的東西。” 伯勳這麼說道。

從創客基地、職訓工廠、到大學實驗室,伯勳很訝異於台灣這片土地上,竟然藏了這麼多絕世高手。從最初南方創客基地的資源鏈結、到職訓工廠中指導機械加工、機電整合的莊老師、卓老師,到成功大學電機系的指導老師謝教授。與這些人在這片土地上的交會,讓伯勳發掘到這個社會中並不只有學校、課堂那麼單調,反而每個個體都以自己獨特的生命力多彩多姿地活著。

站在現在這個時間點,伯勳回想幾個月之前,剛剛取得國際賽代表權的時候。”我們只剩下三個月,卻想要重新做出一架比第一代更好的第二代球型馬達。” 伯勳說。那時候伯勳他們就制訂了一個三月亡華式的、充滿野心的計畫,想不到真的在出國參賽前一個禮拜才成功讓第二代馬達動起來,也很驚險地在參賽前四天做完實驗,壓線功成。

細數這一年來的所得所獲,伯勳覺得充實到有些擁擠了。如果有後悔的機會,他說,他願意用更慢的步伐來與這些途中人交心、並細細端詳這些途中事。

請使用 ie9(以上版本) / chrome / firefox 瀏覽器
會有最佳瀏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