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提到「偏鄉」這兩個字時,腦中的關鍵字會出現哪些?可能會有教師流動率高、師資品質不佳、教學資源不足、家庭不健全、原住民、新住民、務農、打零工等問題......因此,當我們要執行所謂的「偏鄉教育」的相關計畫時,不得不承認我們往往會從給予實際層面的資源進駐,例如:補足硬體設備、充實教學資源、給予教師人力等,目標都以提升孩子的基本學力為主,比方說課輔班的設立、補救教學的措施等,甚至連營隊的辦理都常見以英語、科學等學科能力為主題的活動設計。我們理解的偏鄉,的確有許多不甚完好的面向,例如上述提及的家庭不健全,可是相反的,團隊所看見與接觸到的部落是,一個教師流動率極低、師資品質在水準上、學校資源充足到可以讓孩子的三餐全包外加點心及年終回饋禮物的「偏鄉」。在如此不能稱得上優質但確實是足夠的教育支持下,為什麼這裡的孩子依然在國中甚至是國小高年級就開始有許多例如抽菸喝酒等不良嗜好?為什麼這裡的孩子在學業表現上還是遠遠差過擁有相同資源的城市同儕一大截?為什麼這裡的孩子不管是否真的有興趣,在生涯規劃裡幾乎都只繞著軍警護三大職業循環?為什麼每當邀請孩子們表達自己的想法時,他們總是立刻出現一種已經不是畏縮、自卑,更是一種極度恐懼的眼神?

這一連串令人困惑、錯愕的看見,是團長郭孔寧從2016的暑假至今,不斷發現的現實情形。從那時候起,「Ibu部落共學團隊」開始在台東縣延平鄉武陵村執行兒少教育培力計畫,開啟我們對於生命的全新理解與實踐。或許可以用一個故事訴說我們堅持下去的理由。

動感,是一位部落的17歲青少年。從小父親過世,國中肄業,過去曾經在參與幫派組織,受過保護管束,許多你腦中會出現的嚴重偏差行為他大概都經驗過了。跟他的認識,是在一場帶領青少參與工作假期的活動中。與他接觸之前,我並不知道他的背景,竟然還敢大剌剌的跟他說:「欸你去搬一下那個紅磚。」聽到這裡大家可能會幫我倒抽一口氣,猜想我的下場大概是要被抓去打了。但我安然地度過了那次活動,更讓我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是,我還成為了影響這位青少人生的重要人物。他親口跟我說:「謝謝你讓我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好人。我經歷過太多的事情,什麼樣子的人們都已看遍,但卻沒有想到,現在的我還值得被一個如此善良的你關心。遇見妳,讓我慢慢相信,自己好像也有機會成為更好的模樣。」現在的他,即便無法完全脫離圈子,但盡可能的不管村外的事,有正常的工作,願意主動走出原來的朋友群,試著用自己喜歡的樣子去與他人互動。於是,我們看見了一位可能一生要在原地徘徊的青少年,因為有了完全的包容與信任,他有了走出陰霾的勇氣並付諸行動。

 說到這,大家或許會想,這位青少大概是特殊個案吧?但有太多的親身故事告訴我們,其實每個遇見的孩子,就算沒有如上述的成長過程,他們卻都正在經歷無助迷茫的階段。難道是孩子們真的沒有能力自己站起來嗎?錯,他們甚至擁有了比我們更多的珍貴禮物。我們看見這群孩子在傳統文化生活的刺激下,有著優於同儕的創造力;我們聽見他們天生就被賦予了好歌喉,不僅會唱,更懂得把感情與生活用歌聲表達;我們了解他們在艱困的群體關係中,培養了比一般人更為堅定的挫忍力;我們相信孩子們在山裡長大所形塑的自然與樂觀,是能夠在充滿未知的社會裡,讓自己可以持續保持穩定步調前進的重要後盾。但部落的孩子礙於複雜的家庭背景及部落生活環境,當他們正準備開始探索人生的美好時,就先被沉重的經濟壓力及社會刻板印象壓垮。因此,人生在正值青春時就已被限制住,他們失去了作夢的機會,而這樣的模式也不斷在部落中產生惡性循環。

部落的輔導員曾經說過:「我們不能改變孩子,因為只有他能改變自己。」而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是為了讓每個孩子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我價值並發揮天賦。而我們也印證,在部落的孩子,最需要的或許不應該是升學、課業輔導或是其他與所謂正規教育相關的協助,反而是一個能夠一起在這條徬徨的路上找尋答案的人。因此,我所帶領的「Ibu部落共學團隊」致力於與在地建立關係,以設計思考的觀點,深入看見彼此、相互同理,連結各方資源,不再是用「服務」理念出發,而是以「共學」態度,互相提供探索的機會,也充分給予展現自我的空間,讓參與在計畫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夠成為成長道路上的夥伴!

有別於一般團隊,我們直接與在地部落長期合作。在整個合作模式中,我們以在地角度出發設計文化回應性課程(CRC),讓孩子將生活變成學習,看見更多自己美好的文化與特質;另外,我們也帶入創造力問題解決(CPS)及領導力等資優課程,提升其邏輯思辨能力,懂得轉換傳統思維,釐清個人目標,也嘗試為部落帶來更多的活力;同時,我們與城市高中及大學交流,陪伴部落孩子接觸更多生命的可能,提升自我實現能力,也願意帶著這樣的力量回鄉發光,並且也使都市同儕能在互動中打破主觀框架,真正了解與認同多元文化。部落給予兒少長期的照顧與支持,我們則依據其需求帶來創新的刺激與陪伴。這是一場看不見盡頭的接力賽。我們希望可以在適當的時機參與,學習實踐自身專業,也與兒少一同成長。

至今已深入接觸、了解與長期固定陪伴之國小至高中兒少已達將近70人,長期駐點時間為寒暑假,學期間則視情況平均1-2月會親自會面,平時則以書信、電話及網路軟體與兒少及在地輔導員保持密切聯繫,舉凡家庭及個人生活中的大小事、孩子學習狀況甚至是部落整體情形,我們皆盡力掌握。根據我們追蹤觀察,孩子們開始主動問我們學業問題,懂得為自己的本分負責;他們逐漸理解在達成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標前,必須經歷過許多溝通與調整,也確實在其中願意嘗試與家長做商量;而許多原本充滿敵意,與人互動總是帶有負面情緒的孩子,也慢慢緩和自己的態度,放下過去自身經驗造成的強力防備心;更讓人感動的,大部分的孩子都可以有肯定地在我們面前說出,他們願意接受挑戰,並知道自己可以做得到!這樣的自信,是我們在認識這群孩子時,未曾看過的畫面。或許他們仍然不能在課業上衝刺到中上表現,但我確信,這群孩子開始學習認真的活出耀眼的光彩。

重新回顧一路走來的歷程,很多人會訝異我們的方案成效。我們自己也不斷在反思,到底是什麼樣的關鍵讓我們走出很不同的路。可以很肯定地說我們跟大學服務社團不一樣,從我們執行長因為打工換宿來到武陵開始,我們這一群人就是帶著來生活跟認識的想法待下的。之所以將自己定位成兒少教育社會支持團隊,是因為另一方面,我們在做一件改變自己世代的事情。當初不到18歲的我們能夠教育、服務跟我們一樣大的青少嗎?這麼小年紀的我們真的可以陪伴、改變也是比我們沒小幾歲的兒童嗎?我們沒資格,也不想是這樣的角色。我們只是很單純的,找到了一群或許在大家眼中看起來特別一點的夥伴(他們是原住民,他們是很多人認為的弱勢,但我們認為,我們沒有不一樣),一起把自己對於人生的想像及看法在部落實踐。就如同一位志工的深刻分享,他說就像是跟朋友出去玩,去哪玩看什麼景點都會有「目的」,但是我們不會想要透過出去玩而「改變影響」朋友,可在這之中彼此不都給予很大的支持並一起成長了嗎?課程方案就像是出遊,但我們與孩子之間就是如此,所以才能夠堅持一起走到了現在。

在這將近三年的時間裡,我們看到了孩子的成長與反饋,也同樣發現了自身的改變與學習。是孩子們讓我們知道,自己是有能力去成為自己甚至是他人的依靠;是我們讓孩子們知道,無論如何都該用心感受前進的步伐,儘管不知到何處是終點,但世界上終究有著自己與我們相信著他們可以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生命奇蹟。目前計畫內容仍以培力教育為主,未來期待能夠擴及到整體部落的家長、鄰里等,希望可以一起找到部落生活與學習的新風貌,建立起在地攜手永續模式,不僅讓孩子可以真正擁有自身文化特質的成長空間,也可以在這其中找到個人目標,在充足的支持下勇敢追求自我,築夢踏實。

我們認為教育是攜手同行的承諾,是讓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故事的夢想追尋。和孩子們一起找尋生命的歸屬,是我們被賦予的使命,而Ibu是孩子取給團長的布農族名字,是團隊名稱,更代表著我們與他們之間的承諾。我們被身邊太多的人愛著,但也就是因為這樣相互之間的溫暖陪伴,成了一種很不可思議的生命樣貌。於是我們想,只要還有人想知道自己的故事,我們就有繼續下去的理由。

 

請使用 ie9(以上版本) / chrome / firefox 瀏覽器
會有最佳瀏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