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的洧綸,五年級時就完成了六年級的學程,跳級成功,讓他為自己換來了一年在家自學的珍貴時光,相較於之前在私立小學上課的不開心與紛擾,在這從學校體制出走的一年間,他為自己自主安排了在學校以外的豐富課程-除了持續學科學習上的進度,也學法語、中國笛、,更用了這一年的時間,走訪世界各地,體驗「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真諦,更不一樣的是,年紀小小的他,決定要將自己經歷的這兩年學習經驗和思慮轉折,化成十幾萬的文字、出一本書記錄下來,做為和同輩學生們的經驗分享,也以此讓家長或教育界的長輩們,能夠了解到在目前的教學體制下,孩子們也能有獨特的思考方向。
洧綸將這本書分成3個部分,第一部份描寫著他小學遇到的ㄧ些老師、同學,和在私立小學班上發生的事件,還有為何他會選擇走上跳級和自學這條路;第二部份則如書名紀錄著自學一年的見聞和心得;第三部分是目前選擇就讀公立國中資優班的他,重回教育體制內適應、以及和同學互動的情形。在寫作的過程中,難免會有遇到瓶頸的時候,洧綸說:「在一開始,一邊寫著故事、一邊想著和同學一起生活的日子,還蠻開心的。但是隨著寫作的時間愈久,會有一些孤獨的感覺莫名其妙的跑出來 ,甚至有一陣子想說算了,就當它是一場夢吧。後來想一想,半途而廢總是不好,還是耐著性子慢慢的把它完成,直到覺得可以了,想不到居然寫了十幾萬字,連我自己都嚇了一跳!一直到現在我還是保持著記事的習慣,希望有機會也能把之後所經歷的事情記錄下來。」
書稿完成後,要自行找出版社出書這部分,是他自認學習到最多的地方,從整理書稿、排版、討論封面設計…,也因此對書籍出版有比較深刻的認知。在聽到出版社談論到目前台灣有關文化出版這一塊領域的現況時,深深感到台灣閱讀風氣不是太好,喜歡讀書的人似乎愈來愈少。或許因為科技的進步,大家都從電腦網路上獲取知識,所以要做一個文化人還真的要有一點勇氣。
出版這本書,除了是圓一個青澀的夢想之外,洧綸更希望的是,他的粗淺經驗可以讓家長的讀者們好好的想一想,不斷因應教育政策的改變而改變孩子的學習,是好心想幫自己的孩子,還是反而讓他更辛苦呢?也盼主導國家教育走向的學者專家能仔細思考,在修正任何規章時,是否有充分考慮台灣現階段的狀況,是否可行?畢竟教育那是無法立即看出結果是好是壞的,任何的改變都希望三思,因為那會影響一大堆人的一生。更希望曾和洧綸有一樣困惑,或在學校遇到不愉快的同學們能讀到這本書,認真的追求知識,讓自己成長,不要把命運交給別人掌握,因為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